早搏,心律,功能,毒性,失常
提問: 室性早搏
我的室性早搏已有十五年了,holter檢查是典型的二聯律、三聯律。服用“穩心顆粒”兩年了,開始效果很好,近半年效果不好。最近我憋氣厲害,幾乎不能工作。請問該用什么藥能救急?
医师解答: 室性早搏(又稱室性期前收縮,簡稱室早)是臨床上最為常見的一種心律失常,在老年人常規心電圖中的檢出率為5—10%,而動態心電圖檢出率為60—100%。其可發生于器質性心臟病及其他疾病患者,也可見于正常人群。正常人發生室性早搏的機會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加。室性早搏臨床上常表現為胸悶、心悸、頭昏、乏力等,也可無任何癥狀,僅于體格檢查或心電圖檢查時才發現。 如診斷為室性早搏,則首先應明確室性早搏的性質,是器質性的還是功能性的。并完善相關檢查,如電解質、甲狀腺功能、血壓、胸片、動態心電圖、超聲心動圖等檢查,以明確室性早搏是否為電解質紊亂、甲狀腺功能亢進、或是心臟器質性疾病,如先天性心臟病、高血壓心臟病、心肌病等所致。對伴有典型胸痛癥狀或心電圖有ST-T動態改變者,宜行冠脈造影檢查,排外冠心病。 無器質性心臟病的室性早搏不會增加發生心臟性死亡的危險性。即使在24小時動態心電圖監測中屬于頻發室性早搏或少數多形、成對、成串室性期前收縮,預后一般良好。從危險、效益比的角度來說,不支持常規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。如癥狀明顯,治療的目的是消除癥狀而非減少早搏數量,應減輕病人顧慮與不安,避免誘發因素,如吸煙、喝咖啡、情緒激動等。必要時可使用鎮靜或抗心律失常藥β受體阻滯劑(如倍它樂克等或慢心律、心律平等)。 藥物中毒(如洋地黃,奎尼丁等)所致室性早搏,應立即停用相關藥物。電解質紊亂或甲狀腺功能亢進所引起的室性早搏,通過糾正電解質紊亂,有效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,室性早搏往往會消失。 而對器質性心臟病患者,應積極治療原發疾病,消除促發因素。如高血壓病應積極控制血壓、逆轉左室肥厚心肌。對冠心病患者可通過藥物或介入治療改善心肌血供;糾正心功能不全和電解質紊亂。在此基礎上用β受體阻滯劑作為起始治療。抗心律失常藥胺碘硐用于復雜室性早搏的患者,可使總死亡率明顯下降,特別適用于心功能不全的患者。胺碘酮對室性早搏的治療很有效,但長期應用則要注意其副作用。心臟方面的副作用包括心動過緩(2%)、室性心律失常加重(1~2%),偶爾還可引起尖端扭轉型室性心動過速(0.7%)、充血性心力衰竭惡化(2%)等。最嚴重的心臟外毒性為肺纖維化(0.5~1.5%),可致死亡。為此,治療期內應每隔3個月左右行胸部X線與肺功能檢查,及早發現毒性狀并及時停藥。每日用藥量少于300mg的維持量,可較少發生肺毒性。高齡、維持量過大,均為發生肺部毒性的危險因子。胺碘銅含碘量較高,長期應用還可引起甲狀腺功能亢進或低下,患甲狀腺疾患及對碘過敏者禁用。長期用藥者應注意隨訪甲狀腺功能。長期服用本藥還可造成眼角膜微粒沉淀,輕度影響視力,停藥后可恢復,亦可用甲基纖維素滴眼預防。對不宜服用胺碘酮的非心肌梗死的器質性室性早搏患者,也可選用慢心律或心律平。我國學者證實,在非心肌梗死的器質性心臟病患者中,慢心律、心律平和莫雷西嗪是有效且比較安全的。值得提醒的是,各種抗心律失常藥物都有致心律失常的副作用,故在使用上應在醫師的指導、配合、監護下進行。不要輕自妄為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ummfy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